海豚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亲历II型减压病症状治疗以及恢复状况 [复制链接]

1#

这是潜水游世界第次分享

文/Dnovo出处/豆腐专栏

在“减压完全靠蒙”里我曾经说过,减压是一门玄学。用更科学的话来说,其实这是一个基本的概率问题;我们通常所谓的“免减压潜水”极限的设定是以0.03%的几率为限,也就是说,一万个完全遵守免减压极限的潜水员里面,仍然有三个可能会罹患减压病。

而在减压潜水中,因为惰性气体累积过多,需要进行减压停留后才能返回水面,减压疾病的概率大为升高,虽然不同减压计划软件略有差别,比例也众说不一,但数量级都在千分或者百分数,也就是说,完全遵守规程的减压潜水员里,仍然有1%上下的人会罹患减压病。何况水下状况多变,很难完全避免减压时间被迫缩减的情况,患减压病的几率进一步升高。

我在网上流传最广的一篇文章,大概是“潜水有多少种死法”。直至如今,我仍然持有同样的观点:潜水是有风险的活动,需要谨慎从事。休闲潜水相对来说风险较低,更为可控,技术潜水的风险则大为升高,所以在进入技术潜水之前,一个对自己负责的潜水员应该了解相关的风险以及可能的应对措施。在Tch1课程里,教练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:你知道周边最近的减压舱在哪里吗?不知道就不要来上课了。

我潜水算不上多,一直也比较幸运,自己体验过最不对劲的两次,都是在比较快速的上升后(例如采用40/70的GF值设置,并从底部以9米每分钟速度上升到第一个减压停留)会产生极度的困倦感,但身体其他部位并无感受。有时候开玩笑,说是不是因为我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……我身边的人当中,经历过的都是常见的也较为轻微的I型减压病,最典型的是关节疼痛。比较有趣的一次是高氧减压,buddy用dcoplannr算出来是40分钟,我用Sharwatr的divplannr算出来是57分钟,后来我们折中使用了50分钟,上水后我安然无恙,他反而肘关节疼痛,不过很快自愈了。

DAN(潜水员警戒网)对DCS分型的建议: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